《約拿書》簡介

 

《約拿書》是「十二先知」之一。亞米太的兒子約拿(1:1)正是《列王紀下》記載曾預告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會收復以色列邊界之地的先知(王下14:25),由此可見,第一,約拿於公元前八世紀初在北國以色列作先知;第二,約拿並非泛泛之輩。《約拿書》的背景,亦應該在公元前八世紀初。

 

 

I    整卷聖經的大綱與分段

 

《約拿書》共有四章,第二章是一首詩歌,第一章與第三章都是以耶和華吩咐約拿往尼尼微城去開始,我們可以據此把《約拿書》分成三段。

 

1    1:1~17       約拿違抗上主命令

2    2:1~10       約拿在魚腹中禱告

3    3:1~4:11     約拿上主互訴心聲

 

II   每分段內的中心內容

 

第一章

耶和華吩咐約拿往亞述首都尼尼微向其中的居民呼喊(1:1),約拿卻躱避耶和華,沒有遵命往尼尼微去宣告審判、呼籲悔改的信息,反而登上一艘船往他施去(1:3)。

 

約拿為甚麼要躲避耶和華?約拿為甚麼不願亞述悔改得救?

 

我們的直覺是,亞述是以色列的敵人,上帝要拯救自己的敵人,約拿出於愛國熱忱,當然萬般不願。然而,我們卻必需注意,以色列最終亡於亞述是歷史事實,卻是發生於公元前722年的事,距離約拿於以色列當先知的時間相差約有五十年。上文提及,《列王紀下》第十四章記載約拿曾經預告以色列能收回失地,參考《列王紀下》第十四章的上文第十三章,可以知道耶波羅安作王之前,以色列最大的外患是亞蘭。地理上,若以以色列為中心,亞蘭在以色列的北面,亞述又在亞蘭的北面,強大的亞述,倒可以起著牽制亞蘭的作用,換句話說,從現實政治的考慮,亞述平安,對以色列是有好處的。

 

於是,我們要再問,約拿為甚麼違命、為甚麼不希望尼尼微得救。作者並沒有交代,至少在第一章仍未交代。

 

約拿身處的船卻遇上風浪,船上的人紛紛向他們的神明祈禱——這是敬虔還是迷信?只有約拿在船艙底躺臥熟睡——是約拿信心充足,知道一切在耶和華手中還是要徹底躲耶和華?作者也沒有清楚交代(1:4~6)。

 

船上的人最終知道是因為約拿使災禍臨到他們,約拿也表明身分。約拿一開口,就非同凡響:「我是希伯來人。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。」(1:7~9)究竟約拿的話是信心的宣告還是口頭禪而已?作者也沒有明言。

 

約拿叫船上的人把他扔下海,風浪就可以平息。(1:10~12)然而,船上的人並無照做,而是「竭力盪槳,要把船攏岸」,他們是不信約拿還是不敢殺人?就算是最終要把約拿扔到海中,他們亦先向耶和華道歉:「耶和華啊,我們懇求你,不要因這人的性命使我們死亡,不要使流無辜血的罪歸與我們;因為你耶和華是隨自己的意旨行事。」(1:13~16)看來,船員水手對耶和華也有一定認識。

 

最後,約拿被扔到海中,耶和華安排了一條大魚吞了約拿,約拿在魚腹中三日三夜。(1:17

 

第二章

第二章第29節是約拿在魚禱告,約拿首先道出禱告已蒙應允,而自己身處深淵,亦是出於耶和華(2:2~3上),可見約拿即使在深淵,仍然認定只有耶和華能拯救。正如《詩篇》所說:「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 我往哪裡逃 躲避你的面  我若升到天上 你在那裡 我若在陰間下榻 你也在那裡」(詩139:7~8)。接著,約拿祈禱說即使被逐,仍然要仰望(2:3~4)。接著一段(2:5~6上)是整首詩最低沉的一段,也在正中心,「諸水」、「深淵」、「山根」等都指向死亡,約拿好像非常絕望,但即使如此,約拿仍然相信他的祈禱也可直達耶和華(2:6~7),而他也認定「救恩出於耶和華」(2:8~9)。

 

約拿的祈禱,其實是絕望中信心的宣告,這又幫助我們對約拿有多一點了解。

 

第三章

第三章的開首與第一章一樣,彷彿一切開始。今次約拿並無違命,而是遵照耶和華的吩咐,呼籲尼尼微人悔改。雖然尼尼微有三天的路程,但約拿只用一天時間(3:1~4),就使尼尼微全城悔改。一天時間並不意味約拿敷衍了事,而是尼尼微的悔改非常迅速而且徹底,就連牲畜亦要禁食披麻(3:5~9)。

 

耶和華不降災,約拿卻因此不悅,並道出他起初不願意往尼尼微的原因——「耶和華啊,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嗎?我知道你是有恩典、有憐憫的神,不輕易發怒,有豐盛的慈愛,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,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。」約拿更向耶和華求死(3:10~4:4)。我們不必太快責難約拿求死,反而要先想想聖經中有誰曾向上帝求死,他們是誰,有甚麼原因。

 

耶和華回答約拿後,約拿往城的東邊,耶和華為約拿安排了一棵蓖麻,使他脫離苦楚——這已經是耶和華第二次為約拿安排一些東西,如果這一次是為約拿安排是為了使他脫離苦楚,則上一次為他安排一尾大魚,上帝的用意何在?是不是拯救?這是值得讀者深思的。(4:5~7

 

可是,這棵蒽麻很快就枯乾了,這又使約拿不悅,約拿再次求死,《約拿書》也在耶和華向約拿的提問下結束。

 

III 讀《約拿書》要注意……

 

約拿不願往尼尼微,因為他不願尼尼微悔改。他不願尼尼微悔改,並不是因為他愛國,希望本國的敵人滅亡。事實上,他明知自己往尼尼微傳道,尼尼微就會悔改(4:2),但尼尼微的惡已經達到神面前(1:2),為何上帝仍然要赥免?這正是約拿不能接受的。約拿對上帝的認識非常準確(1:94:2)。

 

反過來說,船員水手與尼尼微人對上帝的認識比不上約拿,但他們卻是在書中最願意遵行主旨意的人——船員水手不願意殺人、尼尼微全城悔改。認識上帝與順服上帝可以是兩回事。約拿最大的違命,也許在他不願意接受上帝赦免尼尼微人一事之上。尼尼微人的惡明達到上帝面前,但上帝仍然願意赦免。

 

約拿因為上帝並不懲罰惡人而不悅,書末上帝問約拿的問題,也是問我們的問題——我們心中最邪惡、最不堪、最卑劣的人要信主,跟我們坐在同一個禮堂敬拜,我們會如何?我們對上帝的認識,是否囿於自己為上帝設下的框框?這是十分埋身的問題。

 

 

IV  延伸閱讀

 

丘恩處、李思敬、張景祥《俄巴底亞書、約拿書、彌迦書》(中文聖經註釋24)香港:基督教藝出版社,2002